金埔观察 | 《农民日报》聚焦:沪滇携手塑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8月23日
《农民日报》刊文
聚焦沪滇携手塑造
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云南所需,上海所能。”自1996年中央明确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尤其是2021年上海结对帮扶关系覆盖云南全境以来,上海累计投入云南帮扶资金168.12亿元,实施项目5210个,沪滇协作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塑造了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东西部协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项关系大局、长远的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完善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创新协作方式,深化协作内涵,全力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基础,不断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稳岗就业新提升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东西部协作中最重的任务之一。

 

  为了担好这一重任,上海将云南在沪脱贫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市就业计划整体目标,并修订《上海市对口支援与专项资金支持沪滇劳务协作相关政策口径》,增加了稳就业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专项政策,援企纾困稳岗位、稳就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云南省已有4.7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在上海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9万人。

 

  要就业,先得有技能。沪滇两地坚持通过精准化培训,打造技能型人才,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2023年举办劳务协作培训404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79万人次(含脱贫劳动力1.49万人次),让脱贫群众实现“一技在手,就业不愁”。

 

  近年来,云南脱贫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始涌现一批技能型人才。由此而来的是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定向招录云南籍空乘;上海消防救援局面向云南红河州脱贫家庭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江南造船厂、振华重工采取“大国工匠”师徒带教培养云南籍技工……

 

  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组长、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挂职)边慧夏说:“稳岗就业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沪滇协作坚持在常态化稳岗上动脑筋、下功夫,建立劳务协作长效对接机制和跨界稳岗转岗机制,实现了稳岗就业的新提升。”

 

  为此,上海依托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位置优势,结合东部沿海及上海地区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在云南进行针对性产业配套,为群众就近就业提供用工岗位。

 

  目前,已有一大批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云南,正在成为稳岗就业的新高地。

 
 

 

多元增收新实践

  2020年以来,云南每年将上海援滇资金投向产业发展的比重分别为68.78%、69.04%和72.11%,投建了一批关联生产的设施设备,补齐建强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推动产业不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为了提升联农带农能力。今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凡是使用沪滇协作资金的一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产业富民上了“保险”。

 

  每年3~4月,是昆明市团街镇运昌村特色草莓成熟的季节。在运昌村特色草莓种植基地里,一颗颗红艳欲滴的“天使草莓”“隋珠草莓”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令人垂涎。

 

  据了解,该基地建设于2019年,是上海市普陀区为对口帮扶禄劝县而建,投资318万元。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联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特色莓果种植产业;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向当地农户租用土地,吸收剩余劳动力到基地务工,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拓宽了路子。

 

  运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建军说:“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既能增收还能照顾家,每月的收入4000元左右,而且借助产业,村集体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像这样发展起来的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在云南还有很多,乡村旅游也是其中的代表。

 

  近几年,沪滇通过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大理“有风小院”、普洱“共享星村”等品牌项目,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

 

  为了让产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更紧密,上海还明确帮扶资金形成的资产归属村集体,实行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四权分置”。选择有实力的市场主体与村集体合作经营,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收入来源更加多元,更持续稳定。

 
 

 

衔接有道新成效

  时至今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已进入后半期。近年来,上海市援滇工作通过社会公共事业提档升级,社会组织帮扶提速扩面,消费协作帮扶提标强基,全力推动衔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教育与医疗的短板,是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绕不过去的坎儿。为了帮助云南补齐这两块短板,上海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组团式”结对帮扶,让专业的人才干专业的事情,并努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针对教育的弱项,上海市“组团”市属学校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与云南省内教师,并“打包”到云南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助当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经过“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7所普通高中2023年较2022年本科上线率平均提升7.3%,11所职业高中在招生和就业两端都有明显改善。

 

  云南怒江州兰坪县职业技术学校正是受益者之一。自2022年8月帮扶以来,学校班级数从原来的3个增至13个,专业数从原来的4个增至12个,学生就业率从原来的60%达到现在的100%,其中还有44名毕业生在上海高薪就业。学校的变化,已成为师生们的美谈。

 

  在医疗帮扶工作上,云南129家医院与上海135家医院结对,50名医疗人才组成10支医疗队“组团式”帮扶云南10个重点帮扶县医院,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云南文山州马关县,群众纷纷赞扬:“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真是太方便了。”

 

  此外,上海还依托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助力沪滇帮扶公益行动,覆盖扶困、助医、助学、助残、饮水安全等领域。同时,整合市内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消费帮扶,如今元阳红米、昭通苹果、保山咖啡等沪滇消费协作品牌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来源:云南发布

 
 
 
 
 
 
 
 
 

金埔旅游顾问

为您提供独具魅力的专属定制

-电话:021-53098917

-邮箱:marketing@jpdmt.cn

-官方网站:www.jpdmt.cn

扫码关注 

 

 

 

微信号|jpdmt

 

 

首页    金埔观察    金埔观察 | 《农民日报》聚焦:沪滇携手塑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